辛夷:红粉佳人诱香剂

海外翻墙免费加速器[入口]

阳春三月,万物复苏。那些经历了又一季严寒的落叶树木上萌发出点点新绿,再度展现出勃勃生机。在一株株枝桠光秃的玉兰树上,毛茸茸的花蕾更是如繁星般缀满了枝头;过不了几日,朵朵美丽的玉兰花就会怒放成一片繁花似锦的灿烂风景。

玉兰的品种和花色有很多,其中最常见的是白玉兰和紫玉兰。白玉兰植株高大,花色洁白,如云似锦;紫玉兰植株高度适中,花色浓烈,令人沉醉。两种玉兰各有千秋,都是历史十分悠久的传统花卉。

不过,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,玉兰花除了可供观赏,还是一种天然的辛香调味品。尤其是别名“辛夷”的紫玉兰,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香料植物,它那毛茸茸的花蕾经过干燥加工,就成了功效独特的食物诱香剂。

花蕾似木笔

辛夷又名紫玉兰(拉丁学名为Magnolia liliiflora Desr.),是木兰科木兰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为中国特有植物,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陕西等地,多生长在海拔300~1600米的山坡林缘。其中,河南南阳的南召既是辛夷的原生地,又是目前全国最主要的辛夷产区之一,种植面积达8万亩,年产干药辛夷占全国年产量的40%左右。2000年,南召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“中国辛夷之乡”。2003年,“南召辛夷”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。

辛夷是一种枝叶秀美的植物,其植株高度在三四米左右,树干通体皮色灰褐,具纵裂;小枝呈绿紫色或淡褐紫色,平滑无毛,具纵阔椭圆形皮孔。其叶互生,具短柄,叶柄长0.8~2厘米,无毛;叶片为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,长8~18厘米,宽3~10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渐狭,沿叶柄下延至托叶痕,托叶痕约为叶柄长度的一半;叶片上面为深绿色,幼嫩时疏生短柔毛,下面为灰绿色,沿脉有短柔毛;叶片主脉突出,侧脉每边8~10条。

辛夷的花朵非常优美,为单一的花瓶状花,着生于小枝顶端,直立在粗壮、被毛的花梗上,带有清淡的香气。花被片有9~12枚,外轮3片为花萼,紫绿色,卵状披针形,长2~3.5厘米,通常早脱;内两轮为肉质花瓣,椭圆状倒卵形,长8~10厘米,宽3~4.5厘米,外面紫色或紫红色,内面带白色;雄蕊多数,紫红色,呈螺旋状排列,长0.8~1厘米,花药长约0.7厘米,侧向开裂,药隔伸出成短尖头;雌蕊群长约1.5厘米,淡紫色,无毛,心皮多数分离,亦呈螺旋状排列,花柱短小尖细。辛夷的果实为聚合果,圆柱形,深紫褐色,长7~10厘米;成熟蓇葖近圆球形,顶端具短喙。花期在3、4月份,果期在8、9月份。

辛夷不仅花朵艳丽、芳香淡雅,而且枝繁叶茂,树形婀娜,孤植或丛植均十分美观。尤其是相比株高动辄一二十米的白玉兰来说,辛夷的植株高度显得比较适中,更适合在庭园栽种,是非常理想的花园和院落绿化植物,在我国已拥有2000多年的栽培观赏历史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辛夷的花蕾。辛夷是典型的先花后叶植物(也有个别品种花叶同期),花芽常常先于叶芽绽放。其花蕾为卵圆形,长1~1.5厘米,头部渐尖,通体被淡黄色或淡灰绿色绢毛,既像一个个毛茸茸的小桃子,又像一支支美丽的毛笔,因此又得名“毛桃”和“木笔”。

每逢冬末春初,乍暖还寒之时,辛夷花蕾初露枝头,如支支画笔直指蓝天;待到花蕊微张,又恰似笔尖添色,以苍穹为画卷,正欲绘出春天的第一抹色彩。此情此景,被历代诗人广为赞颂。唐代吴融写有名为《木笔花》的诗:“嫩如新竹管初齐,粉腻红轻样可携。谁与诗人偎槛看,好于笺墨并分题。”宋代董嗣杲也作《木笔花》诗:“始开已落谩芳菲,暗写东皇几夕晖。傍树谁矜火焰异,对花自感壮年非。红脂含蒂长枝劲,紫粉粘蕤老叶肥。名占辛夷播方册,诗豪惟许少陵挥。”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则以“春雨湿窗纱,辛夷弄影斜。曾窥江梦彩,笔笔忽生花”的诗句将辛夷比作“生花妙笔”;明代诗人张新更是用“梦中曾见笔生花,锦字还将气象夸。谁信花中原有笔,毫端方欲吐春霞”的诗句,描绘辛夷花蕾形似毛笔的特殊形态。

奇名缘何来

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其著作《闲情偶寄》中曾曰:“辛夷、木笔、望春花,一卉而数异其名,又无甚新奇可取,名有余而实不足,此类是也。园亭极广无一不备者,方可植之,不则当为此花藏拙。”

尽管李渔对紫玉兰的认识有失偏颇,但正如他所言,紫玉兰的别名众多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除了辛夷之外,紫玉兰还有毛桃、侯桃、木兰、木笔、望春、迎春、辛雉、房木等众多别名。在这些别名中,绝大多数的确像李渔所说的那样,平淡无奇,如称其为“迎春”和“望春”,无非就是因为这种花卉在春天来临之际开放;从其花蕾的形态看,无论是“毛桃”还是“木笔”,尽管都还称得上比较形象贴切,却都略显直白。相比之下,倒还是“辛夷”和“辛雉”这两个别名似乎有些冷僻和出人意料。据古籍记载,古人称呼紫玉兰多用辛夷之名,辛雉之名也是因“雉”与“夷”声相近而来。那么,“辛夷”这个看上去有些奇特的名称又是因何而来的呢?

一种较为广泛流传的说法:相传古代有位姓秦的举人,患上一种头昏、头痛的怪病,鼻子还经常流出腥臭难闻的脓涕,弄得他十分难堪,最苦恼的是,他访遍本地名医,却均无效果。一天,有位朋友来访,得知情况后便劝秦举人,天下这么大,本地医生治不好,何不到外地求医试试?秦举人闻言觉得有理,决定采纳友人的建议去外地求医。他想,即便仍然治不好顽疾,权当出去云游四方,散散心也好。

秦举人走了很多地方,找了很多医生,但一直没能治好自己的怪病。最终,他来到一处夷人聚居区,遇见了一位仙风道骨的白发老翁。听了秦举人诉说的症状后,老翁笑着告诉他,此病并不难治,只要他依照自己给出的药方坚持治疗半月,准保见效,不出一月,还能根治。秦举人听后大喜过望,连忙向老翁求教。老人便从房前一株落叶乔木上采下几枚紫红色的花蕾,递给秦举人,嘱咐他每日早晚用花蕾煮鸡蛋吃即可。

秦举人带着这些花蕾回到住地,遵照医嘱,连续服用了半个月,积年鼻疾果然开始有了好转。满一个月后,困扰了他多年的鼻窍顽症彻底被治愈。秦举人欣喜之余,跑去向老人拜谢,并讨要了这种植物的种子带回家,种在了房前屋后。

之后,每当遇到患有鼻疾的人,秦举人就用这种花蕾给人治病,都收到了显著的疗效,秦举人因此还成了当地的名医。人们见这种陌生的草药和别的植物不一样,先开花后长叶,都觉得挺奇怪,便好奇地问秦举人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。可秦举人当初也忘了向白发老翁请教,好在他脑子反应快,想到它是辛戌年从夷人那里引种的,便脱口而出道,这草药叫作辛夷。从此,辛夷之名便流传开来。

这种说法虽然有鼻子有眼,但毕竟只是无凭无据的传说。倒不妨直接从辛夷之名去寻找更为科学的答案。其实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已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给出了清晰的解释:“夷者,荑也,其苞初生如荑,而味辛也。”辛,是指其味;荑,则是花蕾初生时的嫩芽。所以,“辛夷”之名,应该是从“辛荑”简化而来的。

辛香通鼻窍

也许有人会问,既然辛夷就是“辛荑”,指的是初生花蕾带有辛香味的木兰科植物,那为什么只是紫玉兰的代名词,而不包括白玉兰呢?白玉兰的初生花蕾不也是带有辛味的吗?无论是其性味、形状、成分还是主要功能,白玉兰的花蕾都与紫玉兰的花蕾几乎一样啊。

这种想法并非没有道理。在《诗经》《楚辞》等先秦诗歌作品中,就已有不少关于辛夷和木兰的记载,如 “桂栋兮兰橑,辛夷楣兮药房”(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)、“露申辛夷,死林薄兮”(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)、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(《楚辞·屈原·离骚》)等诗句。在古汉语中,辛夷其实已经是木兰的代名词了。只是,那时候的木兰似乎并不仅指紫玉兰,也应该包含白玉兰。佐证之一是秦代的《长安志》中有“阿房宫以木兰为梁,以磁石为门”的记载,可见,当时所说的“木兰”植株应该非常高大;而如今的木兰(即辛夷)是灌木或小乔木,树干高度非常有限,根本不足以成为建造阿房宫的栋梁之材,只有枝干高大的落叶乔木白玉兰方有可能用来制作宫殿的房梁。所以,古时候所称的辛夷应该是现今之木兰(紫玉兰)和玉兰(白玉兰)的统称。

直至明代以后,木兰和玉兰才被逐渐分开,辛夷也渐渐成了木兰的专有别称,不再包括玉兰。有趣的是,在当今的中医药材中,仍将开白花的玉兰(拉丁学名为Magnolia denudata Desr.
)的干燥花蕾和另外两个开紫花的木兰品种——河南辛夷(拉丁学名为Magnoliabiondii Pamp.)及武当玉兰(拉丁学名为Magnolia sprengeri Pamp.)的干燥花蕾统称为“辛夷”。其原因是,这几种木兰植物的花蕾具有相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。

据众多的古代医药典籍记载,辛夷性味辛、温,归肺、胃经,具有祛风、散寒、通鼻、通窍、宣肺、收敛、降压、镇痛、杀菌等功效,可用于治疗头痛、鼻塞、风寒感冒、过敏性鼻炎、急慢性鼻窦炎、肺炎、疮毒、血瘀型痛经等多种疾病。东汉经典中药学著作《神农本草经》就记载了辛夷“主五脏身体寒热风,风头脑痛,面䵟”。明代的《本草纲目》中也称“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,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,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”。明代缪希雍更是在《本草经疏》中详尽地记载了辛夷的功效和药用原理。

现代研究表明,辛夷之所以对鼻窍方面的疾病有如此神奇的疗效,与它所含的特殊成分息息相关。辛夷花蕾中含有桉精油、柠檬醛、丁香油酸、木兰素、辛夷素等多种挥发性化学成分,因而气味辛辣芳香,对鼻黏膜血管可产生收缩作用,能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,减轻炎性反应,从而改善鼻腔通气功能,对治疗急慢性鼻炎、鼻窦炎均有显著作用。现代药理学还表明,辛夷对常见的皮肤真菌也能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。从辛夷花中提炼的木兰精油是已知精油中芳樟醇含量最高的,不仅能抗菌抗炎、镇痛镇静,还具有神奇的抗过敏、抗癫痫和抗抑郁功效,是一种既能呵护肌肤又能抚慰心情的天然保健品。

卤水佐使料

辛夷的花蕾中含有成分丰富的芳香挥发油,不仅能通鼻开窍,是一味功效独特的中药材,而且能作为香料使用,是卤水食材中一种不可多得的佐使料。
有人认为,辛夷的花蕾虽然具有辛香味,但味道比较清淡,拿来作食品调味香料使用,效果似乎并不明显。的确,辛夷本身的香味远不及八角、桂皮、茴香等来得浓烈,若在烹饪时单独使用,效果确实不太理想;不过,若将它与别的香料配合使用,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。

众所周知,各种香料,哪怕一般的食物都有其特殊的气味,其中有些香味是非常低调的,并不容易被我们感知到。因为受自身内在结构的限制和影响,一些食物和香料的香味不易顺畅地发散出来,所以会给人不够香的感觉。而辛夷恰恰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,不仅能够祛除食物中的异味,而且能有效缓解甚至破除阻碍食物散发香味的结构,将其中不容易被感知到的香气成功地诱发出来。因此,辛夷就成了一种非常理想的香料助力剂,简称“诱香剂”,特别适合添加在复合调味料中。

由于复合调味料由多种香料配制加工而成,这些组合在一起的香料必然会有主次之分。因此,人们通常根据不同香料在复合调味料中所占的比重,将其分为君料、臣料和佐使料。在一个复合调味料配方中,用量比较大的是君料,且会对该复合调味料的香味调性起决定性作用,八角、茴香、桂皮、花椒、辣椒等就常被用作君料;臣料在配方中的用量略少于君料,所起的作用是辅助君料增加香气,常见的臣料有胡椒、良姜、荜茇、丁香、香叶等;佐使料在配方中的用量往往并不多,但能起到去腥解腻、增加厚味、防腐抑菌等功效,可使君料和臣料的风味变得更加突出,因此也是复合调味料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常见的佐使料有陈皮、白芷、甘草、香茅等。当然,君料、臣料和佐使料并不是绝对的,同一种香料可能在某种复合调味料中是君料,而在另一种复合调味料中被当作佐使料使用,这也是很正常的。

我国的粤菜、闽菜、川菜及许多地方小吃中常用的卤水,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复合调味料,通常是由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陈皮、甘草、草果、沙姜、姜、葱等多种香料加生抽和老抽熬煮而成。辛夷就是卤水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佐使料,尤其是在禽类的卤水配方中,对于后香的构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

作为卤水食材使用的禽类主要有鸡、鸭、鹅三种,针对不同禽类食材的不同肉质,在卤水香料搭配上也需要有所侧重。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辛夷在卤水中的诱香功效,为不同的禽类卤食构筑起各具风味的后香?选择好与辛夷搭配的香料尤为关键。在卤制鸡肉时,可用干姜、生姜、草蔻、丁香等搭配辛夷,能使鸡肉的口感更加清新鲜嫩;当卤制鸭肉时,考虑到鸭肉肉质较厚,比较有嚼劲,可用良姜、肉蔻、砂仁等与辛夷搭配使用,可有效提升肉香的层次感;在卤制鹅肉的时候,通常会选择良姜、甘松、草蔻、丁香等与辛夷配伍,可使鹅肉的香味变得更加清新怡人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陈海飞博客 » 辛夷:红粉佳人诱香剂

分享到:更多 ()

海外翻墙免费加速器[入口]